2020年4月15日15:00,《疫情初期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抗疫的三种面孔》主题党课顺利举办,本次课程面向凯发娱乐凯发K8所有年级开放🏃🏻♀️,以腾讯课堂线上直播形式开展🏑。本次党课由辅导员白雪主持,各年级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以及学生代表等370余名学生参加⇾🛕。本次党课的主讲人为马克思主义凯发K8刘娜娜副教授,刘娜娜老师于2019年获首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全国仅三人),曾两次荣获北航“我爱我师”十佳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刘娜娜老师首先播放了国家安全教育宣传片🚚,今年的宣传片中出现了更多一线抗疫防疫工作者的身影🫄,老师由此引出党课主题:《疫情初期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抗疫的三种面孔》⏸。刘娜娜老师将“三种面孔”总结概括为了歧视和造谣型面孔👉🏼、批评型面孔以及相对客观友善型面孔👡,针对每一种“面孔”⛄️🚶🏻♀️➡️,刘老师列举了大量的国外新闻报道时评,然后对每一种“面孔”出现的原因与造成的影响加以分析🏌🏼,最后刘娜娜老师呼吁中国当代青年学子应该主动利用自媒体传播信息👩🏽🏭,扩展传播渠道🫄🏽,主动发声,因势利导⇢,使用正确的方法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本次党课持续近90分钟,课程讨论区的热度不减,同学们时刻追随刘老师的讲课进度,纷纷在讨论区发表观点、提出疑惑🗒,老师也对同学提出的观点进行了点评🚒,对同学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解答。
后附学生的课后感想🤤:
在这次的报告中,刘娜娜老师针对这次的疫情🗿,讲述了疫情初期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抗疫的三种面孔,这一主题非常贴合经常网上冲浪👩,接触海量信息的年轻人。我们身处人人皆可为自媒体的信息爆炸时代❄️,网络使得发声变得尤为简单,而且在匿名的保护下👩🦲,发声的成本也降低了很多。于是网上充斥着各种言论,不乏一些为了博眼球而曲解事实的不当言论。对此,我们需要保持思想的独立性,要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被网络上的声音牵着鼻子走,这对于构建一个安全、干净的网络环境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对抗谣言最好的方式是真实、透明和有效传播,不信谣、不传谣,是我们作为普通的网民需要做到的😞。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是讲一个好的中国故事,也是说要把中国故事讲好,这是每个媒体人需要做到的。
刘娜娜老师关于“疫情初期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抗疫的三种面孔”的党课,让我了解到国外媒体对中国抗疫的报道从歧视和造谣型到批评型🏌🏼♀️,再到相对客观友善型的转变。这次课程给我带来最深的感触点有二🫴🏼:一是我们国家每一位为抗疫做出努力的人员的付出是值得的,他们的贡献让我国的疫情形势有所好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外媒体的评价;二是身处在信息高度自由的时代🧔🏽♂️,我们接触到的言论是复杂多样的🧑🦳,所以我们需要保持思想的独立性👦🧓🏽,不轻易被他人的价值观影响。作为新时代的大国青年,我们所能做的不应该只是对舆论保持客观中立🤵♂️,不受谣言蛊惑,我们还应该努力学习如何成为发声者⚡️,在这个人人都有发声机会的时代,尽可能地向国内群众🚐、向世界传递客观、真实的事件原貌。